兒童牙醫(兒童牙科就診需知)

陳煥文醫師

 

       兒童接受牙科診治時,並不似成人一般有其自我意識控制的合作態度;因此牙醫師往往要藉助「行為處理」,來幫助兒童熟悉或接受牙科治療,甚至輔導轉變兒童看病時的不合作行為。而「行為處理」,最需要家長充分的了解及配合,才能達到兒童順利接受診治的目的。  
兒童牙科中行為處理,父母佔了一份極重要的角色,父母的言行常是加重或減輕困難的一大因素,下列”兒童牙科治療須知”,為人父母如能切實遵行,將可使兒童牙科治療更為順暢。

治療前
1.避免在子女面前訴說本身的痛苦治療經驗。它會使小孩產生先入為主的恐懼感。不要向子女說 ”只是給牙醫叔叔看看而已!” 如小孩問要幹什麼,可答 ”等牙醫叔叔 看之後才會知道” ,因為牙醫師不會只是”看”牙而已,而是治療。
2.有些父母因為本身過去之經驗,說牙色變,但帶小孩看牙齒時,請父母本身不要緊張,以輕鬆的態度帶子女看牙齒。您的緊張將會無形地傳至子女身上。不要用賄賂手段騙小孩上醫院,應逐漸使小孩體會看牙齒的重要性,並且瞭解到定期口腔檢查及口腔衛生保健是自已的責任。
(錯誤例子):你如果肯看牙醫師,媽媽就買玩具(或口香糖)給你! 
(正確例子):讓牙醫師弄好你的牙齒裡面的蛀牙,你就可以吃你愛吃的東西了!

治療時
1.不要先存有在一次治療時間內做多項治療工作的想法,因為小孩的耐性有限,所以一次治療時間約在20-30分鐘之間為佳。但是在小孩習慣了治療環境後,我們會逐漸加重治療份量。
2.不要提”拔”、”打針”、”注射”、”痛”等令小孩恐懼的字眼, 可用”拿、上”等字代替。例如:”今天把蟲牙拿掉”,”今天上上麻藥?”等。
3.當治療過程中需要麻醉時,請您神情自然輕鬆,因您的緊張情緒會傳染到小孩身上,增加了治療過程的困難性。千萬不要為了安慰小孩而拉住子女的手,說道”沒有關係,一點痛而已,忍耐一下。”此為大忌,如此一說,將使原本輕鬆狀態轉變為緊張。

治療後
        不論貴子女是否哭了,不要忘了褒獎,但萬不可買東西賄賂。如果哭了,可說”雖然哭了,不過你很勇敢地完成了治療。”若沒哭,
可說”今天好神勇喔!一點都沒哭。”如果在治療過程中上了麻藥,回去2-3小時內注意小孩,勿讓小孩咬破嘴唇。因此時嘴唇仍尚末恢復知覺,小孩覺得好奇,會一直咬,咬了也不知疼痛,如果不幸嘴唇被咬破了,會腫得很大且持續四、五天,才會自然痊癒。

 
(1)說、看、做 ─ 牙醫師以擬人化的名詞介紹器械(說),告知器械的操作情形(看),然後才在口腔內實際操作(做)。因此,我們常常讓兒童用手摸摸治療器械,並且手握小鏡子依照牙醫師的說明看看自己的牙齒健康情形,以及了解牙醫師的治療步驟和結果。
 
(2) 聲音控制法 ─ 若遇兒童哭鬧時,牙醫師有時會以較大的音量引起兒童的注意,藉此建立威嚴使兒童能夠安靜與牙醫師進行溝通,進而配合診療行為。        這絕對不是在罵小孩子,僅是演演戲而已!
 
(3) 分離法 ─ 面對吵鬧的兒童,牙醫師為讓兒童獨自面對問題、自己解決問題,並儘速建立起與牙醫師互信的關係,會於適當時機以「父母在場陪伴與否」做為交換條件,直至兒童能夠安靜下來與牙醫師溝通並配合後續的診療行為。當然,父母也僅是配合演戲而已,只要離開兒童的視線並且不發出聲音,就可以在任何地方觀望診療過程,讓兒童確知牙醫師擁有支配父母「在與不在」的權力。
 
(4) 固定法 ─ 若前述的誘導方法仍無法讓兒童安靜地接受治療時,牙醫師會請醫護助理或父母協助輕輕地抓住兒童的手腕、按壓膝蓋,為的是保護兒童在診療過程裡不會受到任何的傷害。因此,只要兒童不掙扎亂動,就不會出力將其按壓住。
 
(5) 蓋口消音法 ─ 為使兒童能夠在短時間內安靜下來,持續與牙醫師保持互動,此時牙醫師會用手蓋住兒童的嘴巴,減少其哭聲,同時提高音量繼續和兒童溝通,以「不哭就叫怪手走開」為交換條件。
 
(6) 約束法 ─ 若是兒童的年紀較幼小,或尚無法理解「交換條件」之邏輯,牙醫師會斟酌使用『約束帶』固定住兒童,並且儘速完成診療行為。此時,兒童通常會哭且汗濕衣服,父母可能需要準備更換的衣物與毛巾。
 
 
 

 



Powered by Joomla!®. Designed by: free joomla themes 1.6  Valid XHTML and CSS.

兒童牙醫

 

牙齒矯正

 

牙周口外

 

贗復植牙

 

診所介紹

外傷篇   治療前   什麼是牙周病   瓷塊鑲嵌   大翔牙醫
長牙篇   治療中   牙周病預防與治療   關於牙齒美白    
看診篇   治療後   認識牙周手術   變色牙齒的分類     
潔牙篇   矯正Q&A   牙冠加長        
齲齒治療篇       自體牙齒移植        
其他